近年来,绩溪立足本地实际,以“五个好”(选好、育好、用好、扶好和管好乡村人才)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百名能人带动增收工程”,着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拓宽渠道,选好乡土人才。开展特色乡土人才调研和人才工作问卷调查,分类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了解乡土人才所需所求,掌握思想动态,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库入库987名。实施乡土人才“四带”行动计划,出台《绩溪县涉农“四带”乡土人才培养选拔激励行动方案》、《绩溪县“四带”乡土技能人才培养行动实施办法》、《绩溪县“四带”乡土文化人才培养选拔激励行动方案》,培育一批优秀乡村企业家、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等,共有43人入选宣城首批“四带”乡土人才,新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培育30名电商能手,评选出40名农村致富带头人。
强化培训,育好乡土人才。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村劳动力、农民工518人、新型农民300人,吸纳983名农民进企业务工。组织11名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参加省级培育,对26个贫困村132名创业致富带头人进行集中培训,其中66名致富带头人共带动500户贫困户。建成78个乡村电商服务网点,完成电商培训500余人次。对接省人社厅专家团服务乡村发展活动,开展涉农领域专题培训和技术指导。
搭建平台,用好乡土人才。出台《绩溪县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通过税收减免、贴息等减税降费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加大对乡村企业家发展的投入,积极推进“4321”新型政银担、“税融通”、“劝耕贷”等融资平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创业人才、农业新型经营管理人才作用发挥,全县新增10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947家。印发《绩溪县文化旅游产业专项奖补资金实施细则》,鼓励乡村文旅人才创业。打造市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村11个,旅游商品生产企业45家、商店120家,农家乐241户。依托致富带头人创办的合作社、扶贫基地、扶贫驿站,吸纳周边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
政策支持,扶好乡土人才。设立农业产业、茶产业、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发展资金1900万元(其中农业产业400万元、茶产业500万元、文旅产业500万元、电子商务县级配套资金500万元),扶持乡村能人发展产业。稳步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为21名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担保贷款235万元,给予葛士其等乡土能人小额贷款556万元。做好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工作,选聘县级备案科技特派员34名、市级备案科技特派员21名。加快创新人才引进步伐,富凯等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5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完善机制,管好乡土人才。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生力军的作用,推荐5名民营企业专技人员破格评审农艺师专业技术职务,推选出10名“绩溪工匠”,认定5家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补选3名乡土能人为县人大代表,吸收2名乡土能人(村干部)进乡镇党委班子。加大“乡贤乡土人才”支持力度,对回乡建设大师工作室、传承基地、传习中心的,给予1-5万元补贴,对29名高技能人才发放8.8万元培养补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