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县党员电教远教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认真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党员电教远教“六个一”目标为指引,以党员电教远教规范化建设年为载体,以目标管理考评为抓手,健全党员教育课件资源开发机制,优化先锋网络体系建设,加大全媒体平台建设应用力度,强化远程教育学用常态化管理,推动全县党员电教远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1. 围绕党的十九大等做好宣传教育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教育系列平台作用,围绕党的十九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五大发展行动”和脱贫攻坚大局、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强化工作执行年等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教育服务工作。持续做好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宣传教育,着重报道各级党组织学习贯彻的成效做法。
2. 精心制作一批优质党员教育课件。健全联合制片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单位、乡镇、村积极提供线索,有效推进制片工作结硕果。探索多元化制片模式,积极采用冠名制片、合作制片、技术外包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借助电视台、影视公司等社会力量。突出身边典型的引领作用,努力制作一批具有绩溪特色、针对性强、影响力大、受基层党员群众欢迎的“乡土教材”。以迎接党的十九大、服务脱贫攻坚为契机,深入挖掘好典型、好做法、好故事,制作《榜样在身边》、《沈浩式好干部》、《江淮好书记》等系列党员教育电视片。筹备参加全市第十四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暨微视频大赛活动、全省第十三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办好电视栏目《绩溪先锋》,做好向《共产党员》、《共产党人》等栏目供稿工作。
3. 扎实开展远程教育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着重从人员、制度、学用等方面进行规范,全面实行远程教育管理员AB岗、持证上岗制度,统一远程教育“6+1”工作制度(即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制度、管理员职责、设备管理制度、播放收看学习制度、信息反馈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远教文化广场制度),规范“三公开”(即学用计划公开、管理员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公开),印制“一簿”(即学用记录簿),建立固定学习日制度,将每月第二周、第四周的周五作为固定学习日。深入实施远程教育延伸工程,扎实推进远程教育向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学校等领域拓展延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科学布局规划“一站双点”、远教文化广场建设,扩大远程教育覆盖面、提升学用效果。继续深化“双创双争”活动,加大典型培育力度,达到每个乡镇均有学用示范基地,在全县评选表彰一批优秀站点管理员、学用标兵、学用示范站点、学用示范基地和远教文化示范广场,制作网站评选展示专题和先进典型图册。深入开展远程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工程和“四季四色”主题教学活动,结合“七一”开展“红色电影播放月”活动等,建立常态化主题教学机制,有效落实集中学习制度。
4. 优化完善先锋网络体系建设。及时开设强化工作执行年等重大活动专题专栏,宣传中央精神、省市委部署和各地动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稿件报送工作,每月通报市县先锋网信息报送和采用情况。按时完成新版万村网页建设,及时更新维护,每季度通报管理维护情况。积极向《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杂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网等报送稿件。
5. 着力增强绩溪先锋微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立足党建工作重点和特色工作,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对党建信息进行“深加工”,提高微信内容的吸引力。建立微(易)信订阅使用长期督导机制,进一步提高普通党员订阅比率,推进微信订阅向入党积极分子、教师、团员青年等延伸,确保党员订阅率稳定在30%以上。突出工作特色,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微信矩阵,做好向上级先锋微信报送信息工作。
6. 深入推进宣城农商网应用工作。加大优质产品推荐,每月集中推荐1个乡村的特色农产品进入全市“乡村特色馆”专题,进一步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定期编发农商网产品微信,重点推荐一批名优农产品、农家乐群、采摘园群、旅游精品线路等成功典型案例。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积极推进“农商网+远程教育+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加强与农委、商务、市监等部门合作,充分发挥宣城农商网在农产品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扩大交易成果,带动农民群众获得更多收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