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4日晚上9点54分,睡梦中的我被刺耳的手机铃声吵醒了,乡武装部长让我到党委书记办公室来一趟,当我来到办公室时,黄书记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准备抽调你到宣城参加抗洪抢险。”抗洪抢险?我的脑海立刻浮现的是解放军战士装沙袋搬沙袋围堤,在雨里、泥里摸爬滚打的场面,作为一名有血性的青年,能亲身经历这样的场面,此生无憾。我毅然决然的答应了。回去后,我告诉了已有三个月身孕的妻子自己要去抗洪抢险,她叮嘱我要注意安全,她会好好照顾自己的。我知道她当晚偷偷的哭了,她知道我有一颗军人的理想,她不想成为我实现理想的绊脚石。7月5日早上5点30分,我穿上迷彩服,在乡政府食堂吃了一碗面条后,就随乡武装部长一行到县人武部集合。9点05分,我们按计划来到受灾最严重的宣城市双桥镇胜利村,县人武部部长程浩同志做了战前动员,要求我们一定要注意听从指挥注意安全。动员会后,我们穿上救生衣,披上雨衣,扛上铁锹,带上面包就奔赴抗洪第一线。在路上,我们看到许多转移的群众,他们的眼神里流露着对家乡的不舍,对我们的期待。
9点45分,我们按时到达胜利圩,我们的任务就是抢补破圩,消除溃圩隐患。由于胜利圩狭长,不利于机械作业。我们只能人工装沙袋、抗沙袋填补塌方,天空下起了磅礴大雨,但是,大家心里只想着要尽快完成任务,保障群众财产安全。11点58分,修复了圩外围塌方,天也放晴了。下午三点吃过午饭后,我们便投入到紧张的抗洪任务中。由于我们来自山区,不习水性,又是第一次抗洪,怎样修补圩就犯了难。好在当地群众积极帮助我们,他们运来木头、毛竹,下水打桩固定,从他们熟练的操作中看出这里深受洪水之害。我们一边帮助乡亲们打桩,一边装沙袋抗沙袋,尽量减少时间,当打桩完成已经是晚上8点了。8点15分,我们在微弱的灯光下,在冰冷的圩坝上,吃着乡亲们送来的热腾腾的饭菜,心里暖暖的,这顿饭菜是我一生中到目前为止吃的最可口的。
吃过饭后,程浩部长在圩上做了简单的攻坚动员会,部署了攻坚任务,晚上8点50分,攻坚加固圩坝正式开始,我们分工明确,70人扛沙袋,30人装沙袋,在夜色中,紧张的加固圩坝,凌晨2点10分,攻坚任务还没有完成,接到上级部署,明天早晨6点大型运输船只参与攻坚任务,让我们养精蓄锐,准备6点的大决战。
从圩上下来后,我们就睡在老乡的家里,用雨衣当被子,用救生衣当枕头,睡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同行的同事打趣到我们这是五星级宾馆的标准。确实,相比于睡在圩上的其他抗洪抢险的队伍来说,我们这里确是五星级标准,他们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还要时刻忍受着蚊虫的叮咬。一躺下我们就睡着了,太累了,累的都不想呼吸。
早上5点40分,嘹亮的集合哨惊醒了我们,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5点30分,胜利圩漫破了,就在我们阵地下方600米处,上级要求泄洪区内的所有人紧急转移。在回来的路上,所有人一言不发,脸上流露着悲伤、不舍。
此次抗洪抢险经历,是我一生中宝贵的人生经历,在抗洪抢险中磨练了我坚韧、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的品质,也为我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宣城双桥胜利圩,我将用一生铭记的地方。(家朋乡富强村大学生村官 高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