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他山之石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一村一品”助推乡村振兴“百花齐放”

发布时间:2023-09-30 10:09 信息来源:绩溪先锋网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近年来,宁国市按照“标准化建设促规范提升,品牌化建设促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积极开展“一村一品”农村基层党建品牌化建设,筑牢根基,塑造亮点,切实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赋能增效,推动美丽乡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

高位推进,压实责任,组织引领“一村一品”。一是高标谋划定方向。树牢“党建+”理念,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基础上,将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内容纳入品牌化建设评价体系,明确“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组织生活好、工作机制好、阵地保障好、作用发挥好、产业发展好、乡风民风好、村容村貌好、群众评价好”等“十好”标准,并进一步制定45项细化量化的创建内容及要求,确保基层“干有方向”。二是常态调度压责任。将品牌化建设纳入基层党建目标管理考核,压实乡镇(街道)党(工)委主体责任、分管领导具体责任、班子成员联系指导责任,推动形成工作合力。成立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不定期通过“四不两直”督查、现场推进会等形式进行专项调度,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推进。举办组工干部培训班、品牌化建设专题培训班等,组织各乡镇(街道)组工干部赴安吉、长兴、溧阳等地参观学习,让基层“学有范例”。三是综合施策强保障。举办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拿出21万元奖金,激励各村深入研究谋划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方法路径,谋深党建品牌内涵。连续三年举办党建品牌大赛,编印宁国市基层党建典型经验做法汇编,加大对优秀党建品牌选树宣传力度。引导各村充分总结品牌化建设成果,打造一批“党建展馆”“党建长廊”,进一步扩大党建品牌影响力,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结合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积极推动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建成200余个党支部(党小组)活动室

因村制宜,分层分类,具化充实“一村一品”。一是坚持重点突破。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以基础工作较好的集镇所在村、国省道沿线村、乡村振兴重点村等为重点,结合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等项目,统筹推进党建品牌化建设。比如,河沥溪街道长虹村结合“人文长虹、和美田园”党建品牌打造,将当地优美自然风光、竹板刷特色产业和以全国道德模范官东为代表的十余名优秀现退役军人党员感人事迹形成的红色军旅文化融入到“官家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内容,成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的热门“打卡点”。二是坚持因村施策。鼓励引导各乡镇街道加大对村级党建品牌建设方案指导审核力度,推动充分挖掘各村特色资源禀赋,大胆探索创新,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党建品牌,避免“千篇一律”“千村一面”。比如,霞西镇党委指导所辖6个村结合自身实际,因村制宜,培育虹龙村“铸党心、用真心、聚民心”、霞西村“强富美”等党建品牌,形成“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矩阵。三是坚持闭环管理。指导各乡镇街道围绕品牌化建设目标,逐村编制施工方案,排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并探索运用项目化管理手段,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品牌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切实形成镇村联动、一体推进、闭环管理的工作格局。比如,港口镇党委以实施“动车组”党建品牌建设工程为抓手,对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进行条分缕析,逐月排定节点性任务,强化项目调度,推动项目落地,打造形成一条全域党建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实现全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

聚力赋能,同频共振,实效彰显“一村一品”。一是夯基础,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始终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作为品牌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坚持一手抓品牌塑造,一手抓基础夯实,持续凝聚和提升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比如,竹峰街道瓦窑铺村将党支部活动场所打造为“红色驿站”、党员中心户家庭打造为“红色基点”,切实提升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共商讨解决道路维修、村庄规划等村级发展事项20余件,真正将党的组织体系和服务功能延伸到群众身边。二是促发展,凝心聚力开创新局。将品牌化建设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各项重点任务相融合,让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比如:南极乡杨狮村针对当地林农山核桃山场“一户多山、一山多户”情况,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小山变大山”试点改革,并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成立合作社,积极对上争取山核桃科学示范基地建设,在整合后的连片山场推行无人机飞防、机械化割草等现代科技,改革后山场总数下降332片、并推动实现群众生产经营成本下降、采收时间下降和生产利润提升“两降一升”,有力推动山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优治理,创新举措赋能添彩。始终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价党建品牌化建设的重要标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热点问题,将激发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与强化群众教育宣传引导相结合,多途径疏堵点、解难题,不断提升乡村基层治理成效。比如:中溪镇狮桥村创新提出党组织领导下的“六民六步”工作法,由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带头,群众自发筹工筹劳改善村庄环境、加强基层治理,先后完成石牌村民组新风堂建设、鸦雀坞村民组村庄环境整治等工作,并成立义务巡逻队,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