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将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抓手,抓实抓细年轻干部“选、育、管、用”等关键环节,全链条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精心“选”,做好源头储备。将招录、优选作为储备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充盈干部“蓄水池”。精心设置,科学引才。根据全县单位实际,深入分析专业岗位需求,科学制定招录计划,通过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和人才引进等方式,畅通干部储备源头。2023年以来,共招录(招聘)22名公务员,31名事业人员,引进硕士41人、博士15人。深入调研,做好优选。常态化开展干部队伍综合表现专题调研,定期确定一个主题,深入基层,走访干部群众,通过具体事例看思想、服务态度看作风、落实成效看水平。及时发现和掌握优秀年轻干部,分层分类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实时动态管理,有计划地储备一批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蓄好干部源头活水。
用心“育”,加强能力培养。把“吃劲”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阵地,坚持多方位历练,有效结合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将作风扎实、甘于奉献的干部选出来,到乡村振兴一线培养锻炼,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同时,按照“人岗相宜,能岗相适”的原则,合理安排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跟班学习到合适部门锻炼,实施全方位历练,让年轻干部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上学习文字驾驭、待人接物、工作方法、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细致“管”,抓实跟踪管理。强化优秀年轻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坚持把严管厚爱贯穿于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全过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年轻干部日常管理考核的实施办法》,以“全面覆盖、注重日常、严格管理、综合考用”为目标,实行“日记实、月初评、季评鉴、年考评”模式,建立纪实式跟踪管理模式,深入了解年轻干部思想动态和成长进程。每半年对各单位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对年轻干部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考核评分,统筹评选全县35周岁以下20%的优秀年轻干部,并将其充实到优秀年轻干部库进行管理,对责任心缺失、工作不担当的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年轻干部队伍“源头”充足,“出口”畅通。
大胆“用”,强化选用导向。坚持实干实绩导向,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稳怕险”“因循守旧”等隐性台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结合平时考核和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对长期扎根基层、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及时跟踪培养,在提拔使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进一步激励年轻干部担当作为,充分调动起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