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绩溪县瀛洲镇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找准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的契合点,实施“党建+”服务脱贫攻坚制度,持续抓班子、强队伍、聚合力,补齐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党建+队伍建设,发挥头雁引领作用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该镇坚持从源头抓起,组建镇临时党委及5个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建设,夯实两级班子成员职责,进一步筑牢脱贫攻坚工作主体责任。认真做好选派帮扶干部的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完善“五小”设施建设,配合县、镇专人落实检查督查,进一步规范日常管理。严格落实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4+6”工作措施,指导各村做好日常管理和公示公开制度执行,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推行党员“四式管理”,对贫困户党员开展结对慰问,做到“看有形象、说有经验、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在落实镇、村、组三级网格的基础上,建立镇村干部、党员、村医、扶贫专干组成的87名网格员包保督导整改制度,推行“354+N”突出问题整改,建立“一把手”抓落实, “一张网”抓整改, “一本账”抓调度,“一体化”抓制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各类问题整改。全面落实乡村两级责任,实行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包保到村与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共同担负脱贫攻坚和问题整改直接责任。扎实开展“双比双看”专项行动,通过乡镇交流互学、互比、互查、互助等形式,全面提升档案资料质量、干部业务水平、贫困群众政策知晓度,推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夯实巩固镇、村、户脱贫攻坚基层基础,检验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党建+项目带动,联动帮带劳力增收
该镇坚持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持续深化拓展“党支部 +扶贫项目 +贫困户”共赢发展的“三链”建设,以种植订单蔬菜为突破口,由镇党委为龙头企业“牵红线”,村扶贫工作队积极与企业对接,把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政策引导同企业在种植、销售、技术、信息、资金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携手发展、优势互补、引领产业、助农增收”的“种加销”全产业链。
为帮助贫困村增产增收,巧川村结合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将县级扶贫资金60万元入股绩溪龙翔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发展农业产业,入股期限两年,要求每年支付巧川村不低于6%的收益,至少实现村集体收入每年不低于3.6万元,并与贫困户签订蔬菜收购协议,确保农产品销路畅通。与此同时,利用光伏发电资金开发保洁、生态、护河、护路、人居环境等5类村级公益性岗位10个,为村内贫困人口提供有力就业保障,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就业率达100%,2019年村级集体收入达28万元。今年又新增南瓜、玉米蔬菜基地项目,预计2020年村级集体收入能达35万元。
党建+就业扶持,激发扶贫造血动力
该镇扎实开展“一村一企”结对帮扶工作,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就业渠道。针对在家务工的贫困户,该镇党委创新脱贫攻坚新举措,着力打造“企业+贫困户”结对帮扶新的扶贫模式,畅通贫困户及其他困难农户脱贫致富途经,力争全镇脱贫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各村充分挖掘本村内经济效益好、有责任心的农民企业家,动员其发挥回馈社会、帮助同村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自觉担负起扶贫的社会责任。
为进一步发展状大集体经济,该镇瀛洲村、仁里村、燎原村通过成立村劳务分包公司,承揽工程项目,开办电商服务中心吸引劳动就业等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发挥合作社、家庭农场主体作用带贫增效。恬然家庭农场考虑到贫困户种植技术上的难题,特意聘请专业农艺师为农场果蔬、油茶种植辅导员,对贫困户进行专业的种植技术指导。聘请龙川村贫困户为农场果树、油茶管护员,并向贫困户免费提供桃苗、油茶苗回家种植,贫困户人均年增收3万元。仁里联成种植专业合作社,以蔬菜种植为主,通过“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把原来农民分散种植的土地集中起来,走出了一条“三变改革”的致富路,共吸纳了周边5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其中贫困户7名,实现了村集体发展和农户增收的双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