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朋乡

良措并举,谋幸福出路——记家朋乡脱贫攻坚工作

发布时间:2019-07-26 10:31 作者:jiapeng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19年6月10号,伴随着家朋乡党坑村木料坪道路硬化工程完工的欢呼声,家朋乡打通了大山深处的最后一条生命线,至此,家朋乡完成了全部村庄的道路硬化工程。

回顾这些年家朋走过的脱贫之路,在收获累累成果的同时也生出无限感叹,时光围着这个乡村走了一轮又一轮,奔赴在扶贫一线的干部换了一批又一批,唯一不变的,是村民日益增长的生活信心,是每天都焕然一新的生活面貌。

2013年以来,家朋乡党委和政府就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怀着一定要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开展了一系列举措。

——基建修路出大山

都说要想富,先修路。家朋乡是典型的山区乡村,坐落于幽山壑谷之间,辖下党坑、万莲水更是深藏大山深处,尽管这里有满山满谷的山核桃,但因为交通条件的落后,使得村民困于宝山,不得其门。修路,成了乡党委政府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2013年以来,家朋乡发展村级基础设施项目12个,共投资约270万元,其中路面硬化项目9个,彻底实现了乡村道路畅通。从此,漫山遍野的山核桃终于能走出大山,发家致富也有了路子。

同时,针对党坑村偏远和自然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地区,家朋乡实行了易地搬迁政策,建立了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贫困户离开了穷土地,走出了大山深处,生活便利了,收入也提高了。

——全面政策护基础

贫困户的基础生活保障一直牵动着乡党委政府的心,家朋乡坚持把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放在脱贫攻坚工作的首位。

多年来,家朋乡政府联合乡卫生院,积极宣传和落实“351”和“180”医疗政策,让贫困户不再为生病忧、看病愁,针对边缘户等困难群众,更是严格落实“1570”健康脱贫政策,进一步解决了广大困难群众的基础医疗难题。

为减轻非义务教育阶段在校贫困学生的费用负担,自2016年始,家朋乡积极帮助25名困难学生申报“雨露计划”和教育资助。

——产业发展谋收入

基础生活解决了,要开始为贫困户谋发展了。为此,家朋乡在结合自身特色种养殖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让贫困户户户有产业,年年有收益。

2016年起,家朋乡大力鼓励贫困户发展自身产业,共发放到户产业奖补资金89万元,2019年全乡贫困户特色种植产业已达1033亩,至今共有282户贫困户依靠特色种养产业脱贫。其中党坑村更是凭借优质山核桃大力发展电商产业,获得了“山核桃电商第一村”的美誉。

除鼓励贫困户自种自养之外,家朋乡还积极入股农产品企业,保障了贫困户山核桃及中药材的稳定销路。

基于家朋乡天然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家朋乡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其中以贫困村尚村最为典型。

2016年,尚村发展了第一个旅游开发项目,投资50万元,为尚村荷花园建设了龙舟、茅草亭等旅游设施。此后,尚村在旅游产业中共发展8个项目,投资248万,将尚村从一个贫困村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落。2017年尚村靠旅游产业,人均收入达13000元,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大帽子,并跻身第一届中国乡村榜。

2019年,党坑、万莲水、尚村三个贫困村通过产业发展,年村集体收入均突破了10万元大关。

——家风家训长志气

人穷不能志短,扶贫必先扶志。传承和发展优秀家风家训,并将之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是家朋乡在“精神扶贫”方面的主要工作。

家朋乡一直都有传承家风家训的传统,各村祠堂皆有保存较好的家训内容。乡党委政府在此基础上,择优而宣,通过规划展示,将优秀家风融于村民日常生活中。其中尚村更是家家户户挂祖训,村民的日常生活熏陶在祖辈的教诲中,也培育出了奋斗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

信步走在家朋的村落间,能看到漫步的游客、满山的山核桃,也能看到忙碌的村民和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5年来奋斗结出的累累硕果变成贫困户美好生活的信念,脱贫攻坚或许有结束的一天,但我们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征程却不会停止。(郑雪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