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伏岭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结合实际、对标看齐,努力开创伏岭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灾后恢复不误时
持续降雨给伏岭镇各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面对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等不靠,积极投工投劳,对受损水利设施、电力道路第一时间进行抢修,确保不误农时。同时,组织农服中心等职能部门开展灾后生产恢复技术指导,对受损的农作物及时进行保苗护苗、补种换种,全力减少因灾损失。
山核桃种植是伏岭镇永来村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时下也正是山核桃采摘的关键时期。不久前的强降雨天气中,伏岭镇永来村多处林区道路受损,影响了当地村民的生活生产需要。伏岭镇党委政府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集中人力、机械设备等力量,全力投入道路塌方抢险和修复保通工作,切实保障了群众出行、生产道路畅通。
“这条之前被大雨冲损的林区道路是通往我家山核桃地的必经道路,在知道道路受损后,都把我急坏了。”永来村村民邵名高说,“不过幸好镇村干部第一时间组织力量恢复了道路通行,不然如果错过了这个山核桃采摘的黄金时期,那损失就大了。现在万事俱备,可以安心去采摘了。”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防汛救灾一线人员,让广大党群干部倍受鼓舞,我们村“两委”也必定抓好贯彻落实,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永来村党总支书记邵思平说道。
绿色发展不动摇
“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
走进伏岭镇,登源河畔绿荫丛生,远山蓝天白云相映,清澈的河水蜿蜒流淌,整洁干净的街道和独具徽州风情的古民居映入眼帘……近年来,伏岭镇积极响应“生态立县”号召,始终坚守生态底线,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实际行动走上了一条“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这几年,村里的环境有了很明显的变化,游客来的是越来越多,不论是农产品销售还是农家乐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实惠更是不容置疑。”大障村党总支书记许再生说道。近年来,伏岭镇大障村根据村里富硒富氧的良好生态环境,深入挖掘大障村吴越文化和红色历史文化,建设打造以范蠡西施爱情传奇为主题的吴越文化长廊,不断完善旅游配套功能,推进景村融合发展,以生态旅游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发展。
近年来,伏岭镇坚持立足生态优势,做好生态旅游文章”,积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孵化各类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力度,发展壮大农家乐,促进农民就近就业。目前,全镇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1家,省级家庭农场2家,市级家庭农场3家,户外游、红色游、采摘游、农家乐等更是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和贫困户就业增收。
脱贫攻坚不松劲
“要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力提升脱贫质量和成色”。目前脱贫攻坚工作进入了深水区、关键期,为应对疫情、洪灾夹击,伏岭镇建立镇领导干部脱贫攻坚定点包保联村责任制,完善防范返贫、致贫风险保障机制,有力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另外,还通过帮助就近就业、农产品销售等有力举措,全力保障贫困户稳定增收。
张某忠是伏岭镇石川村的一名脱贫户,2014年识别的他在扶贫专干和村“两委”干部的帮扶下,通过务工就业、产业发展以及社会兜底脱贫等,于2015年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现在日子越过越安稳。今年,为了帮助张某忠增加家庭收入,经村委会推荐,伏岭镇将张某忠选聘为村里的生态信息员,不但对村内生态环境保护起到推动作用,还增加了他们家的收益。
除了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外,伏岭镇还致力于帮助贫困户售卖农产品。伏岭镇组织镇村干部对镇域内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作物情况进行逐一摸排,将可售农产品进行登记造册,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实现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伏岭村脱贫户邵某东就是其中的一户。伏岭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在得知邵某东有可售笋干152斤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当起“推销员”,通过发动同事朋友、社会力量等,最终帮助邵某东将152斤笋干全部售出。(谢秋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