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动态

绩溪:科技特派员田间地头写“文章”领航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2-13 21:31 作者:jxxf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冬季出菇管护香菇子实体成熟大约需一周时间,这个时期的管理应做到:控制室温15℃左右,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90%左右,并进行干湿交替冷热刺激。每采完一批菇后,揭膜通风8~10小时,让菌筒表面稍干,晴天再喷水。白天盖严薄膜,使菌丝复壮,晚上12时后揭膜通风1小时,让低温刺激菌丝,促使菇蕾发生......”小雪季节,在绩溪县伏岭镇西川村老胡生态农业合作社科技工作站的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程扶旗正在耐心指导香菇种植户冬季管理要点。

老胡家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 2017 年 7 月,合作社现下设 5 个家庭农场基地,共流转土地 420 亩,其中香菇基地钢架大棚种植面积 140 亩以上。绩溪县科技部门结合乡村振兴科技需求,在该合作社设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香菇菌种选、香菇栽培培养料配方,香菇出菇管理技术体系的完善等一系列科技兴农工作。特别是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根据合作社实际,利用设置在安徽科技学院的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实验室,筛选出生物转化率高、抗杂性强、高产、优质、高效、出菇早、适应不同环境生长的菌株,让合作社“如虎添翼”,香菇产量跃上新台阶,年产食用菌鲜品达到 110 余万斤,年总销售收入达 600 余万元,实现利润超150 万元,直接带动农户 75 户,户均增收 4100元。同时,合作社为村里每年带来 9.5 万元集体收入,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是农民眼中的“土专家”,近年来,绩溪县将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与老百姓的需求紧密结合,立足科技扶贫、智力扶贫,从2019到2020年全县共选派科技特派员23名,人员由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兼任,对26个贫困村实行科技特派员服务全覆盖。这些科技特派员发挥个人专长,把技术和经验送到农户和贫困户手中,切实解决了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科技助农、科技扶贫。他们当中有7名科技特派员因科技扶贫成绩优异,获得了“2020年宣城市助力脱贫攻坚优秀结对服务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

今年来,绩溪县进一步将科技特派员作为领航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坚持人才下沉、技术下乡、服务“三农”理念,主动作为,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计划”,选派出96名科技特派员,实现全县81个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其中26名入驻三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人员来自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及县农水局专家。这些特派员聚焦乡村振兴的科技需求,将服务环节从产前、产中延伸至产后,实现产销对接、全链条服务,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乡村转化应用,提高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发挥科技特派员示范带动作用,凝练推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一村一品(一村一基地)+农户”等服务模式,培育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为了进一步激发了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活力,绩溪县还大力鼓励符合条件的科技特派员,以科技成果或知识产权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与服务对象结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大大加快了科技成果助农兴农转化。近两年间就直接促成了绩溪县中巧食用菌专业种植合作社等4户企业,与其“农林废弃物基料专用型食用菌品种选育与关键生产技术集成推广”等多项技术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带动了这些涉农企业更高质量发展。

“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设立以来,帮助我们合作社先后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培育了‘徽菇 11号’、‘徽耳4号’‘徽菇12号’、‘徽耳7号’4个新品种,并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认定,极大提升了香菇的质量,使得以前只向市场提供中低级产品变身为中高档产品,公司走上了品牌化道路,效益倍增,也带动了更多的脱贫户稳定脱贫。”绩溪县徽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永陆对科技特派员赞口不绝。

和胡永陆一样,在绩溪县从多农民的眼中,这些科技特派员把技术从实验室带到了田间地头,让技术长在了泥土里,他们简直是农民心中的“科技明星”,这些“明星”们以科技兴农的魅力带动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周明助、周正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