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头条

凝心聚力担使命 奋楫笃行谱新篇——绩溪县组织工作三年综述④

发布时间:2024-09-13 15:55 信息来源:绩溪先锋网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编者按: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即日起,绩溪先锋网特别推出系列综述,系统深入总结近三年绩溪县组织工作和典型经验做法,凝聚力量再出发,通过“晒”实绩,引导干部树牢争先进位意识,发扬优良作风,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落地落细凝聚磅礴组织力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四、涵养人才生态,确保人才支撑更加有力、创新创造更加有为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三年来,绩溪县紧紧围绕新时代“人才强县”战略部署,持续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优秀人才集聚,全县人才队伍总量稳步增长、素质明显提高,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持续压实“一把手”抓人才责任。创新推行党组织书记“六带头”抓人才工作制度,建立书记抓人才工作述职评议指标41项体系,开设“人才强县、书记争先”专栏,编发书记抓人才工作笔记15期,录制书记谈人才工作专访,教育引导“一把手”以上率下树牢人才优先理念,推动形成大抓人才工作鲜明导向。常态化召开县委人才工作会议和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谋篇布局全年人才工作任务,专项研究重点领域人才引育举措。

——创新人才政策体系。持续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将散落在各部门的人才政策进行系统的集成、迭代升级,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吸引各层次优秀人才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实施细则》,形成包含安居保障、科技创新等10条具体举措的人才政策体系。接续出台《绩溪县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12条、《关于进一步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的若干措施》11条,建立分级分类人才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加快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相关先进经验做法被央广网、人民网等媒体宣传推介。

——实施人才重点项目。坚持面向社会引才和“带编进校引才”相结合,引进37名高层次、紧缺学科教师。利用编制“周转池”动态、错时开展医疗卫生人才引进活动,引进40名医疗卫生人才。浙大一附院绩溪分院、“长三角曹勇军名医工作室”等平台柔性引才育才作用持续发挥,柔性引进5名博士、8名正高级职称专家定期来绩坐诊服务。深化“政聘企培”模式,破解引才留才难题,引进北京科技大学等名校硕士研究生派驻富凯特材、小小科技等重点企业服务,人才助力发展初显成效。

——建强人才发展平台。平台是培养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抓手。三年来,我县建成全国首家包装类“科技小院”,新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与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合作建成5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长毛兔品种选育项目获得安徽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与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4个高校院所签订科技特派团合作协议,获批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平台1个、市级5个。目前,我县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企业研发中心3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3个。围绕高端金属新材料和食品医卫,成立2个产业研究服务专班。

——拓展深化校地合作。持续深化与省内外高校全方位合作,常态化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高校人才绩溪行”等活动,县委主要领导带队走进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宣讲、洽谈,围绕绩溪县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方面达成意向合作13个,与37所高校签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三年累计吸引实践实习实训大学生5800名,引进南京大学教授到我县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我县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等经验做法被人民网推介。

——擦亮人才“绩字”招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人才政治引领,汇聚人才力量。三年来,在全市首家举办了人才春晚活动,创新开展“乡音传情·引凤归巢和“绩有引力·才聚良安”等人才绩溪行系列活动,累计开展“人才风采”短视频拍摄大赛、非遗人才巡游、“皖工鹊桥·会聚良缘”等活动100余场,覆盖全县各类人才5000人次,不断丰富人才在绩生活圈。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连续开展两届乡村工匠技能大赛,成功举办徽厨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成果展,“金徽厨”人才品牌作为全省唯一人才品牌亮相全国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三年来持续被人民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推送,全县识才爱才、人尽其才氛围日渐浓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