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即日起,绩溪先锋网特别推出系列综述,系统深入总结近三年绩溪县组织工作和典型经验做法,凝聚力量再出发,通过“晒”实绩,引导干部树牢争先进位意识,发扬优良作风,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落地落细凝聚磅礴组织力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三、坚持强基固本,确保基层组织更加有力、发挥作用更加有为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基层党组织的使命所系、价值所在。三年来,绩溪县始终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深化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不断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深入实施“组织强基”工程。坚持守正与创新并重,推深做实“党建工作提升年”“党的建设有力有为”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基层党建“三抓三提三促”“五强五优”行动,建立县领导及党委(党组)班子党支部工作联系点460个,到点指导工作3512次;推动25名县领导包保联系11个乡镇,99名乡镇党委委员帮扶对接75个村党组织,指导推进乡村振兴;8名县委常委、4名党员副县长结对指导6个社区党组织,统筹推进社区治理;选派61名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驻点服务167个“两新”领域党支部,组织开展益企活动712次。建立“月提示、季调度、年督查”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改”活动,持续补短板、固底板、扬优势。
——扎实推进“组织生活质效提升”专项行动。以“组织生活质效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创新推行“四化四力”工作法,创设组织生活“1+5”、主题党日“1+4+X”模式,严格执行“组织生活项目认领”“双指数”考评制度,通过规范党的组织生活,量化考评积分,真正落实了基本制度、抓实了基层支部,激发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有效实现了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管理水平质效双升。三年来,全县18个党(工)委共计制发组织生活项目清单4500余条,各级基层党组织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开展“沉浸式”主题党日1126次,先后有7056名党员上红榜,316党员上黄榜,41个基层党组织受省市县表彰。原创《且听夏花缓缓开》微党课,荣获宣城市“宣锋杯”微党课决赛第一名。
——持续开展“争先创星”活动。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赋能基层治理,创新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争先创星”活动,组织81个村(社区)同台竞技、登台比武,推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社会治理、基层党建5项重点工作全面提升。村(社区)每获评一颗星,由县财政奖励2万元,乡镇配套奖励不少于1万元。2022年以来,全县共兑现奖励资金330万元,获星村的村干部人均年报酬增加约1.1万元。相关做法在人民日报、宣城日报等媒体宣传推介。
——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三色行动”。持续巩固拓展12个县级乡村振兴示范选点村培育成果,开展以“金色引领型”“银色扶优型”“铜色标准型”三类示范村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三色行动”,选树打造一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先行村、样板村,不断营造“先进有压力、中间有活力、后进有动力”的争先创优氛围。今年以来,12个选点村争取资金1.3亿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25个,孔灵村、兵坑村等6个村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宣城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选编》。
——推深做实“百企联百村”活动。创新开展“百企联百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引导100家非公企业党组织与全县81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组织共建、产业共育、资源共享等方式,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力、区域融合力、发展推动力。全县共实施村企联盟发展项目59个,带动就业856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42万元。相关典型经验做法在中国新闻网刊载宣传。
——创新选派金融副乡(镇)长、金融村官。以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契机,持续健全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选派金融副乡(镇)长、金融村官的工作方案》,选派11名优秀金融领域党员干部到乡镇挂任金融副乡(镇)长,安排金融工作人员到81个村(社区)担任村(居)委会主任助理,积极履行惠民政策宣传员、乡村振兴参谋员、金融风险防控员、普惠金融服务员、电子商务指导员、农村人才培养员“六大员”职责,推动金融人才服务基层、服务“三农”全面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三年来,推动完成38782户群众的信息采集,召开乡风文明评议会644场,建设“信用超市”44个,引导17264户农户参与信用户等级评定,A级以上信用户达15255户、占比88.36%。
——着力构建“六级联动”社区治理体系。构建完善“县委—城关镇党委—社区‘大党委(总支)’—网格(小区)党支部—党员楼栋(巷、片)长—党员干部联户”服务群众六级联动组织体系,合理划分治理网格47个,配备108名兼职网格员,组建网格党支部47个、楼栋(巷、片)党小组124个、党小组之家7个。吸纳54名组织、政法、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等县直职能部门分管领导或科室负责人担任6个社区“大党委(总支)”兼职委员,持续增强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推进“机关单位联社区、在职党员进小区”活动,57个县直单位与6个社区联点共建,2541名党员干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开展工作,通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充分凝聚驻区单位攻坚合力,构建“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格局。
——组织实施新兴领域党建“五大行动”。围绕“双创两提升”主题主线,拓展延伸“非公党建巩固提升年”行动成效,组织实施“铸魂”“塑形”“聚力”“赋能”“凝心”五大行动。分年度制定党群组织培育和组建计划,开展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双强红领”认证管理,全面推行党建工作指导站实体化建设,先后组建党组织78个、群团组织224个,24人获评“双强红领”,47人积极申报各等级资格认证,打造“6+N”标准化党建工作指导站6个,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科技创新先锋队71支,划定党员先锋岗277个、责任区141处,成立党员工匠大师工作室4个。成立机械制造产业链党建联盟,以“党建链”促进“合作链”,三年来,党建联盟开展益企活动18次,促成订单21个,总金额达3000余万元。
——持续开展选派工作“六项行动”。坚持因村选人、因人定村、精准匹配,先后遴选第八批、第九批选派干部共计162人驻村帮扶。坚持以学促干、以干践行、以行增效,建立年度轮训、座谈、比武工作机制,县乡两级组织开展业务培训18次,召开座谈会39次,开展“擂台比武”24次。指导27支驻村工作队制定700余个为民办事的具体事项、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三个清单”,走访一线解决群众诉求900余件,争取各类项目资金过亿元。坚持严管厚爱、约束激励并重,从严开展年度、任期考核,落实“三必访、四必谈”要求,常态化开展“夏送清凉”和“冬送温暖”活动。三年来,动态调整选派干部7名,累计支持钱物352万元,开展关爱谈话243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67个,2021年以来提拔重用晋升选派干部17人。
——有序开展党员教育工作。培育“专兼”融合的师资队伍,通过专题授课、赛课评课等形式提升专职教师授课水平,广泛择优选聘先进典型人物、离退休干部、“土专家”和“田秀才”等150余人担任“兼职”教师,形成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依托“绩溪先锋”微信平台、微信视频号、绩溪先锋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打造“两微一网一站”立体宣传矩阵。近三年来,举办各类党员教育培训班105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学习27600余人次。近三年来,制作视频微党课20余部,电教片《老张的“网”年生活》在第十六届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中获得二等奖,9篇党员教育典型经验做法被共产党员网宣传推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