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绩溪县金沙镇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着力在“选、育、用”上下功夫,高度重视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有本领、有担当、有情怀的乡土人才队伍,助推乡村振兴“落地生花”。
广开渠道“选”,让乡土人才“崭露头角”。全面摸排,挖掘本土人才潜力。为充分盘活本土人才资源,金沙镇积极开展乡土人才大摸排行动。通过走访调研、村干部推荐、基层组织选拔和组织认定等多种方式,深入挖掘“土专家”“田秀才”“能工匠”等各类乡土人才。对全镇各个村落、各个行业进行了全面梳理,重点关注农业种植、养殖、手工艺、乡村旅游等领域的人才。目前,已挖掘出乡土人才93人,并建立了涵盖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等多类别的乡土人才台账,全面掌握了乡土人才的“家底”。搭建平台,吸引在外人才回归。建立领导干部沟通联络旅外乡贤工作机制,定期举办乡贤返乡座谈会,宣传我镇的创业扶持政策、产业发展前景和乡村振兴机遇,重点宣讲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等惠才政策,鼓励他们带着知识、资金、技术回乡干事创业,吸引1名博士意向回绩溪创业,并于今年5月回绩调研考察建企选址。持续完善乡贤人才信息库,实时更新人才台账,目前已收录54位旅外乡贤人才,金沙籍在校大学生信息库46人。
创新模式“育”,让乡土人才“茁壮成长”。强化培训体系,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实施“春早”行动组织开展2024年度农村党员春训工作和“乡土人才”培育协同推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等技术培训和指导。镇高级林业师、农艺师为党员和乡土人才开展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特色种植养殖培训、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培训和松材线虫病培训各4次,120人次,组织森林抚育技术培训4场次、110人次;组织生态护林员培训6次、112人次,15名“金徽厨”技能人才培训,认定E类人才5名,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1名。实施导师帮带,传承乡土技艺技能。建立乡土人才导师帮带制度,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工匠、老农民、老企业家等担任导师,与年轻乡土人才结成帮带对子。通过言传身教、实践指导等方式,传承乡土技艺技能和创业经验。同时,鼓励乡土人才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外合作,拓宽人才发展视野。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与滁州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实施专家服务基层制度,邀请专家4人次,指导羊肚菌、前胡种植、绩溪黑猪生态养殖技术和小黑黑电商发展。累计组织36名乡土人才到浙江湖州、安吉、建德、淳安参观学习考察,学习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经验,为我镇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搭建舞台“用”,让乡土人才“绽放光彩” 。 鼓励创业创新,激发人才活力。 结合 金沙 镇的产业发展规划,鼓励支持乡土人才创办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济实体。为乡土人才提供创业指导、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持,构建“ 公司 +合作社+农户 ”的乡土人才干事创业发展模式。目前, 金沙镇 已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乡土人才创业典型,如 返乡大学生汪晓辉 ,创办了 绩溪县金绿源养殖合作社 ,吸纳了周边 20名 村民就业,带动了 绩溪黑猪 产业的发展;从事 种植大户 的 许泽峰 , 开办安徽绩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生态 种植和黑玉米套种 模式,生产的 羊肚菌和黑玉米 深受市场欢迎 ,亩均效益3万-6万 元, 带动周边 20人在家门口就业 。 养蜂达人胡俊明,有着 20多年经验的老蜂农,一年能产出500多斤蜜蜂,实现自产自销。 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注重选树乡土人才先进典型, 今年在 乡村振兴中表现突出的乡土人才表彰 5人 。将政治素质好、群众认可度高、懂经营会管理的乡土人才作为村“两委”班子成员推荐提名对象、村后备力量重点培养对象以及“两代表一委员”人选,激发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通过 鼓励 乡土人才 参加农耕节、创新创业大赛 等活动,展示乡土人才的风采和成果,营造尊重乡土人才、支持乡土人才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