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城市绩溪县紧扣年轻干部培养“选育管用”全周期,以“三大工程”“两大计划”为抓手,构建“理论铸魂、实践赋能、严管厚爱”三维体系,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年轻干部队伍。
“理论铸魂+实践淬炼”,构建“滴灌式”培育体系。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创新“理论武装+党性教育+形势研判”三维模式,打造“绩溪红”教育品牌。开发“皖南游击战精神”等8门特色课程,依托县委党校和党性教育基地,采取集中培训、沉浸体验等方式,开展沉浸式教学42场,实现年轻干部党性教育参训率100%。举办“龙川大讲坛”2期,培训学员600余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邀请沪苏浙地区专家学者、党政领导授课11人次,帮助干部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提升战略思维能力。打造能力提升“练兵场”。建立“需求侧”培训机制,推行“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精准培养模式。开设新能源产业规划、乡村振兴、徽文化传承等12个专业专班,举办专题培训2000余人次,组织38名干部赴浙江大学研修数字化治理。实施“上下互挂、跟班学习”计划,选派278名年轻干部到经开区、驻外招商一线历练,其中42名干部派驻杭州、北京等四大招商工作部,在经济主战场锤炼专业本领。搭建一线成长“大舞台”。坚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砺干部,推行“揭榜攻坚”行动,组建20个攻坚专班,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征地拆迁等难题,破解各类问题200余个。在防汛救灾、乡村振兴等一线设立“特殊考场”,开展“四不两直”督查50余次,形成纪实档案50余份,动态跟踪干部表现。选派60余名县乡村干部到沪苏浙等地学习产业发展经验,推动年轻干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精准考核+从严监管”,构建“闭环式”管理体系。树立实干担当“风向标”。创新“三单管理”机制,发挥平时考核“透视镜”作用,开展一线考察识别265人次,职级晋升195人次。深化“五比五评”活动结果运用,截至目前,31名优秀干部获得职级晋升或提拔重用,其中10名年轻干部进入乡镇和县直单位领导岗位。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动态记录政治表现、工作实绩、群众评价等,形成“五年一档、梯次成长”的培育链条,储备优秀年轻干部198名。织密纪律规矩“防护网”。建立“双考双测”政治素质评估模型,对42名拟提拔年轻干部开展家访式考察,考准察实政治品质。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年轻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严格执行请销假、工作纪实等制度,开展谈心谈话387人次,线下走访21次,全方位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和履职情况。打造暖心留才“生态圈”。实施“三必谈五必访”机制,开展“夏送清凉”活动91次,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建立“1+1+N”结对帮带机制,为50名新招录公务员配备导师,通过“传帮带”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
“一线选拔+激励保障”,构建“全景式”使用体系。打通成长成才“快车道”。坚持“干部在一线培养、人才在一线识别”的鲜明导向,制定《嵌入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实施方案》,三年来从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一线提拔重用干部265人次,职级晋升195人次。激发队伍活力“源动力”。建立新提拔年轻干部“任职回访”机制,累计走访25名干部,重点了解政治站位高不高、担当精神强不强等。实施“百名菁英”储备计划,建立“三库三单”,动态储备优秀年轻干部233名。开展股级干部跨部门交流,交流干部32人次,实现任职回避与交叉锻炼“双提升”。注重专业化梯队建设,成立高端金属新材料、食品医卫等产业专班,选派22名干部驻外招商引智,推动干部队伍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匹配。构建多维发展“立交桥”。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晋升职级17人,树立“有为者有位”导向。开展“擂台比武”“头雁讲堂”等活动,36名年轻村党组织书记参与比拼,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对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优先推荐评先评优,其中17人职级晋升,4人提拔使用,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