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他山之石

舒城县三项举措激发非公企业党建活力

发布时间:2014-08-26 14:51 信息来源:安徽先锋网 作者:jxxf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近年来,舒城县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组织覆盖、作用发挥、规范运行”,采取三项举措,有效激发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提升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因企制宜抓组建,使党的工作得到全面覆盖。一是形式多样灵活建。通过领导班子成员领建、单位包保帮建、党建指导员帮扶促建,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统筹建”等形式建立党组织。目前,441家独立法人企业已全部成立党组织,其中单独组建的135家,联合组建的306家。二是成立机构引领建。在非公经济组织较多的开发区、城关、杭埠、桃溪4个乡镇成立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相应建成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为本地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提供“一站式”服务。截止目前,位于这4个乡镇的独立法人企业均实现党组织全覆盖的目标。三是发展党员带动建。强化工作措施,着力在优秀企业员工中发展党员。2013年,共新发展企业党员60名,在11家企业中实现有3名以上党员的目标,并及时剥离,完成单独组建任务。

围绕企业经营抓活动,使党组织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一是搭建载体平台。各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党员示范岗”、“巾帼文明岗”和“劳动模范岗”等各类争创活动,拓展示范效应;同时开展了“我向企业进一言”、“我为企业发展献计谋”等活动,助力企业发展。2013年以来,全县共有180人次获得企业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共提出技改、营销等“金点子”120余条。二是党群融为一体。在党群组织较完善的非公企业,通过机构上对应、人员上交叉、工作上合作、信息上互通、活动上同谋,实现“党群工作一体化”;在未达到党组织成立条件的企业中先行组建群团组织。目前,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分别覆盖企业数372个、167个、135个,其中交叉任职220人。三是帮扶指导促动。采取领导联系、部门指导、派员帮扶等措施,指导各非公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人才培育、党员发展等方面的难题,努力构建和谐的企业发展氛围。今年1-6月,在新组建的15家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中,通过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企业利润普遍增长达3.5%-4%

健全工作机制抓保障,使基层党组织得到有力夯实。一是建立联系帮扶制度。县几个班子22位党员领导干部、15名组织部机关干部、22名乡镇组委对“十强”、“十佳”、规模以上企业实行了包保联系。今年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共深入企业一线370余次,组工干部帮助企业党组织解决实际问题154个。二是建立党务干部培养制度。制定了《舒城县非公企业党务干部培养工作制度》,结合选派党建指导员到企业任职工作,采取外出观摩、集中学习、定期交流等方式着力加强对企业党组织书记的培训,先后开展培训50场次,参训人员300人次;并积极推荐规模以上和新建党组织企业参加省、市培训。同时,建立全县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目前已有360人入选。三是建立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建立了非公企业员工培训制度,由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与县委党校、舒茶职高、舒城师范等合作开展企业员工培训,为全县广大企业立足长远发展、储备人才奠定基础,为企业党组织筑牢发展基础。目前,已开展了12期,共1500人次参加了培训。(杜院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