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绩溪县坚持人才兴县战略,深入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工程,聚焦“选、育、用”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拓宽“纳才”视野,汇聚人才力量。选派扩充一批。根据各镇村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按照老中青相结合的年龄梯次结构,选配11名农村经验丰富、经济推动有力、基层治理有效的优秀干部进入乡镇党政班子,选派27名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不断壮大基层干部队伍,凝聚发展合力。本地吸纳一批。以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后备干部储备以及村(社区)“两委”补选为契机,将优秀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优秀群体吸纳到村干部队伍中,343人被选举进村(社区)“两委”队伍中,村(社区)“两委”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柔性引进一批。与上海乡村笔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深化乡村振兴领域合作,建成长安镇大谷村徽菜预制菜加工基地,聚力徽菜预制菜加工和承接研学活动,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助力绩溪县乡村全面振兴。
搭建“育才”平台,丰富乡村振兴。开展集中培训。依托县委党校、安徽徽厨技师学院等,通过专题辅导、现场教学、案例分析、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方式,分类施教,先后开展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徽菜师傅”(金徽厨)暨“十乡百碗千店万厨”工程技能提升班等,全面提升乡村人才技能水平。让干部“走出去”。安排11名乡镇党政一把手到天长、诸暨等省内先发地区和沪苏浙发达地区跟班学习,学习借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常态化组织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沪苏浙和省内先发地区开展观摩学习,不断开阔干部视野。把专家“请进来”。聚焦乡村振兴的技术需求,邀请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及科技特派员,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畜牧业养殖技术培训等,并到种养业大户包保户开展点对点指导,为乡村产业发展不断注入“动力”。
构建“重才”格局,激发人才活力。“擂台比武”展现实绩。搭建选派干部学习交流平台,按照“一季度一主题”,常态化开展第一书记“擂台比武”活动,采取“现场评审+擂台比试”的方式,现场查验驻村工作成效,现场观看业务比拼,年底加权计算得分,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定向招录选贤任能。通过“三抓三提三促”行动、村(社区)党组织“争先创星”活动等,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综合评价,推荐表现优秀的村“两委”干部参加乡镇公务员、事业编制定向招录,近年来考录乡镇公务员7人、事业编制干部6人,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1人。示范引领渲染氛围。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注重在乡村人才中发展党员,积极推荐优秀乡村人才参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社区)“两委”干部,不断激发乡村人才奋斗激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