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绩溪县紧扣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总要求,深挖徽文化精神富矿,创新构建“全周期培育链、立体化考评链、暖心式保障链”三大体系,着力锻造政治坚定、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为打造长三角绿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提供坚实保障。
匠心育才,构建“铸魂+赋能+拓界”培育链。铸魂工程强根基。打造“绩溪红”教育品牌,开发“皖南游击战精神”等8门特色课程,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沉浸体验等多种方式,对全县年轻干部进行大规模培训,2024年开展“重走徽杭古道”沉浸式教学42场,年轻干部党性教育参训率达100%。年均举办“龙川讲堂”党性教育12期,覆盖干部1200人次。创新“沉浸式党课”模式,组织参观长安镇红色教育基地、伏岭镇非遗展示馆等教学点,让徽文化浸润干部心田。实战赋能增本领。实施“上下互挂、跟班学习”计划,持续选派278名年轻干部到重大斗争一线以及艰苦复杂环境、关键吃劲岗位实践锻炼,安排14名县直优秀年轻科级领导干部挂任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围绕县域发展主导产业,成立高端金属新材料、食品医卫2个产业研究服务专班,安排22名优秀年轻干部驻外招商、招才引智。跨界拓智促融合。结合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先后邀请曾任浙江省、杭州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干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丽水)两山学院“两山”转化研究院专家学者等11人开展教学授课,帮助公务员把握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等时代脉搏。组织38名干部赴浙江大学研修数字化治理,推动“徽菜预制菜产业园”等项目落地投产。选派30余名干部到沪苏浙等的跟班学习让干部长见识强本领促发展。
精准量才,打造“分类+多维+动态”考评链。分类考核明导向。实行差异化考核指标,推行“三单管理”机制(任务清单、实绩清单、负面清单),发挥平时考核“透视镜”作用,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日常工作和平时表现。着力解决干部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强化“五比五评”活动结果运用。截至目前,有31名中层干部获得职级晋升、提拔重用和进一步使用。多维画像察实绩。坚持年轻干部“下管一级”,建立一线考察机制,对标未来换届要求和年轻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定期统筹分析研判、分类精准配备。以“近期可用、中期培养、长期储备”为目标,围绕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专业能力、发展潜力等多个维度,分领域、分梯度建好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规模达278人。加强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动态管理,五年一档、梯次成长的培育体系初步形成。动态跟踪促作为。建立“揭榜挂帅”动态榜单,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等20项硬骨头任务,通过“干部自荐+组织点将”方式组建攻坚专班,形成“周调度、月比武、季评星”推进机制。2024年累计破解征地拆迁难题36个,化解矛盾纠纷20件。在重大任务中设置“特殊考场”,组建3个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不定期赴11个乡镇、36个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开展责任落实、值班值守等情况督查,形成“一事一记”纪实档案50余份。
暖心励才,完善“容错+关爱+成长”保障链。容错护航添底气。制定“容错纠错正负面清单”,明确具体适用情形,出台了《关于查处诬告陷害信访举报为干部澄清正名实施办法(试行)》,从查处机制、澄清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保障澄清正名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同时依据工作实绩,对在促进县域社会高质量发展的28个集体和80人进行火线表彰,为改革创新的干部撑腰鼓劲。关爱工程暖人心。实施建立“三必谈五必访”机制:岗位调整必谈、考核落后必谈、出现苗头性问题必谈;家庭变故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取得重大成绩必访、遭遇挫折必访、长期外派必访。利用每年的新录用公务员、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县委主要领导和县直有关单位就干部遇到的实际问题商讨解决方案。2024年共计解决干部住房、婚恋、出行等实际问题87件。成长通道激活力。适时安排导师结对帮扶,紧抓年轻干部成长“黄金期”,综合采取示范引领、案例教学、复盘分析等方法,工作中“手把手”帮带指导,形成“分阶段、递进式、一体化”的全周期培养模式,解决年轻干部履职能力不足、工作经验欠缺等问题,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铺路搭桥。2024年新招录的50名公务员都有计划有方向地安排了结对导师指导并帮助干部成长成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