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绩溪县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扣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总要求,围绕“选育管用”全链条,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多维联动精准画像,建强后备人才“蓄水池”。铸魂固本强根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通过“双考双测”政治素质评估模型,将“两个维护”考核指标量化,切实考准察实干部政治品质。2024年以来,对拟提拔的42名年轻干部开展家访式考察,确保选出的干部政治过硬、立场坚定。多维蓄能厚梯队。实施“百名菁英”储备计划,建立“三库三单”(战略人才库、专业干部库、紧缺人才库,能力清单、业绩清单、成长清单)管理机制,结合干部任免、一线调研、嵌入考察等,2024年以来开展谈心谈话630人次,动态储备198名优秀年轻干部,实现人才信息的动态管理和精准匹配。实战砺才识良骏。注重从基层一线、重大任务和艰苦环境中发现人才,推行“揭榜攻坚”行动,选派干部到经开区、临溪镇等经济主战场历练,2024年优化调整驻外招商骨干,组成驻杭州、北京、上海和苏州四个驻外工作部,加强沪苏浙、苏锡常等重点区域招商力度,选派42名干部驻外招商,优化调整驻外工作部门布局,强化经济主战场历练。
铸魂赋能淬炼硬核本领,打造能力提升“练兵场”。党性教育强根基。绩溪县以县委党校和党性教育基地为主阵地,打造“绩溪红”教育品牌,开发“皖南游击战精神”等特色课程,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沉浸体验等多种方式,对全县年轻干部进行大规模培训。2024年开展“重走徽杭古道”沉浸式教学42场,年轻干部党性教育参训率达100%;年均举办“龙川讲堂”党性教育12期,覆盖干部1200人次。同时,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沉浸式教育,组织干部赴红旗渠、桐庐等地实地学习,强化理想信念。专业培训提能力。聚焦高质量发展需求,绩溪县实施“需求侧”培训机制,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开设新能源产业规划、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徽文化传承发展、文旅IP运营等12个专班,举办专题培训2000余人次。此外,组织38名干部赴浙江大学研修数字化治理,推动“徽菜预制菜产业园”等项目落地投产。2024年,围绕县域发展主导产业,成立高端金属新材料、食品医卫2个产业研究服务专班,选派4名人才直接服务重点产业企业。实战锻炼增本领。注重在实践中锤炼干部,实施“上下互挂、跟班学习”计划,安排15名县直干部挂任乡镇班子成员,16名干部赴沪苏浙跟班学习,278名干部到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一线岗位历练。同时,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建立“特殊考场”,形成纪实档案,让干部在实战中锤炼本领、提升能力。
动态考评畅通成长路径,畅通成长成才“快车道”。优化考核明导向。强化平时考核,发挥考核“透视镜”作用,全面准确了解干部日常工作和平时表现。实行差异化考核指标,推行“三单管理”机制(任务清单、实绩清单、负面清单),对表现优异的干部给予职级晋升、提拔重用。截至目前,已有31名中层干部因成绩优异获得职级晋升、提拔重用和进一步使用,其中10名优秀年轻干部被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和县直单位领导岗位。事业为上树标杆。坚持事业为上,出台《关于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绩溪县进一步加快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十条措施》等文件,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导向。制定《嵌入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实施方案》,坚持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2024年来从乡村振兴、信访维稳、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一线提拔重用35岁以下干部48人、职级晋升18人,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严管厚爱激活力。创新“激励+约束”双向机制,既严格管理又关心关爱干部。制定“容错纠错正负面清单”,出台《关于查处诬告陷害信访举报为干部澄清正名实施办法(试行)》,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2024年以来,澄清正名4次。同时,实施“三必谈五必访”机制,解决干部住房、婚恋等实际问题87件,落实“五小”建设保障,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