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村党建

绩溪县:“三维赋能”育强村级后备力量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7-05 11:32 信息来源:绩溪先锋网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近年来,绩溪县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实施“雏鹰工程”,通过构建联动机制、锻造过硬本领、健全保障体系,全力建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五级联动”聚合力,蓄足源头活水。围绕后备力量选育工作落地见效,构建“县委牵头、组织部负责、部门配合、乡镇主抓、村级实施”的五级责任链条,推动各方力量协同发力、同频共振。责任闭环压实。将后备力量储备培育纳入全县党的建设工作要点、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清单,深入实施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明确县委统筹抓总、组织部具体指导、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乡镇主体落实、村级组织具体实施的职责体系。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联动乡镇,整合驻村工作队、在村选调生、企业等多方资源,累计开展调研摸排30余次,确保人选来源广泛、结构优化。全域宣传破局。通过微信公众号、短信、宣传栏及驻村工作组入户走访等方式,全方位发布选拔公告,重点解读政策优势。全县75个驻村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针对性消除“党员不想选、村民不愿选、能人不参选”的思想顾虑;对在外务工优秀青年,通过电话、微信定向动员,实现宣传“无死角”。近两年来,全县报名参选人数达1285人,为储备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严把关口提质。坚持政治标准首位制,按照每村不少于2名且“两委”正职1:1比例配备的要求,严格执行“乡镇主导、民主推荐、资格联审、群众评议、集体研究、上报备案”程序。从优秀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返乡青年、退役军人等群体中精选储备后备力量249名,确保队伍素质过硬。

“全链培育”强本领,锻造实干尖兵。聚焦“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精准施策提升后备力量综合能力,推动其从“潜力苗”成长为“实干家”。精准滴灌育素质。推行“按需培训+实践历练”模式,将后备力量培训纳入乡镇干部教育计划,依托基层党校、田间课堂等平台,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内容开展培训。实施“新春第一课”赋能活动,累计开展县级集中培训2次、乡镇兜底培训38次,实现全员参训。邀请领导专家授课、优秀村干部传经,着力提升政策理解、群众工作等核心能力。导师帮带传薪火。建立“多对一”帮带机制,组织386名村(社区)“两委”干部与249名后备力量结对,手把手传授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实战经验。通过“跟着学、陪着干”,帮助后备力量快速熟悉村级事务,练就“接地气”的工作方法。一线练兵砺真功。搭建“实践大舞台”,鼓励后备力量参与信息撰写、政策宣传等具体工作,累计完成信息稿436篇、参与网上政策宣传215次,着力培养“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硬本领。临溪镇安排11名后备力量投身矛盾化解、土地征迁,家朋乡吸收16名后备力量加入网格员队伍,让其在实践中熟悉村情、锤炼作风。

“多维机制”激活力,促进成长成才。健全完善管理、考核、激励全流程机制,推动后备力量队伍建设常态长效、充满活力。动态管理筑防线。建立“日常考察+年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民主测评,结合导师意见、部门评估,从思想、工作、作风等维度为后备力量“立体画像”,近两年来评定优秀等次78人次。实行“一人一档、一镇一册、一县一库”管理,全程记录教育培训、工作实绩等情况,畅通“能进能出”渠道,对思想松懈、工作不力者及时调整,累计调整出库15人。常态监督纠偏差。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要求后备力量每半年向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县委组织部结合“互学互比、争先创优”活动,定期检查考勤、纪律等情况。对发现的21条苗头性问题,由乡镇、村党组织及时提醒整改,筑牢纪律防线。激励保障暖人心。县级财政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后备力量工作补贴,乡镇根据工作量和考核结果直接奖励后备力量个人。对表现突出者,在党员发展、“两代表一委员”推选等方面优先考虑,近两年来已从后备力量中发展党员7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39人;对生活困难者及时走访慰问,增强队伍归属感。择优选任强引领。注重在产业发展、文明创建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识别后备力量,将服务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8名优秀者按程序选入村“两委”班子,实现“备用结合”,为村级班子注入新鲜血液,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