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他山之石

阜阳市颍州区“四个优化”实现非公党建工作“质”“量”并进

发布时间:2015-10-09 15:32 信息来源:安徽先锋网 作者:jxxf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近年来,阜阳市颍州区严格按照“抓党建促覆盖、抓作用促提高”的要求,以“抓好非公党建促小微企业发展”为目标,科学谋划推动,强化合力推进,不断优化班子结构、组织设置、制度机制、阵地建设等,使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现量的扩展和质的提升并进。

优化队伍建班子。一是内外主动选书记。注重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骨干中择优产生党组织书记;针对企业内部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园区党(工)委派得力的党员干部兼任,为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上下联动配指导员。今年9月,从市、区直机关和有关乡镇街道抽调政治素质较高、熟悉党务工作的干部,选派到非公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帮助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要求党建指导员当好组织建设的“引导员”,政策形势的“宣传员”,上下沟通的“信息员”,内外关系的“协调员”,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的作用,为企业在发展党员、开展活动等方面提供帮助。目前,市直选派的党建指导员18名、区直选派的党建指导员15名、乡镇街道选派的党建指导员69名已全部上岗,并完成与企业的对接工作。三是培训互动强本领。注重党建指导员和党组织书记政治理论、履职能力的培训提高,采取市级示范培训、区级普遍轮训的方式,定期组织开展专题辅导、业务交流及参观考察,不断提高党建指导员履职能力。今年以来,党建指导员和党组织书记共参加培训班2次,参训140人次。

优化格局建组织。以属地、属业、属性为依托,从便于企业发展和党组织活力出发,采取单独组建、挂靠组建、联合组建等方式,灵活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如依托两个省级园区抓组建,通过成立园区大党委,做好入园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并根据工作需要,把支部建到产业链、建到项目组、建到工地上、建到团队中。依托楼宇抓组建,把每幢独立的商务楼宇视为一个联合体,在非公企业聚集的写字楼、商住楼等广泛建立党组织。依托市场抓组建,把进入专业市场的非公经济组织组织起来,统筹抓好党组织组建工作。目前,全区非公企业332家,共建立党组织113个,党组织覆盖率达97%;社会组织57家,共建立党组织26个,其中,专职人员中有党员的社会组织数组建率达100%。制定出台了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的实施意见,加大了非公企业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建设力度,实现党的工作覆盖率100%。并建成了非公党建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扎实推进组建工作。

优化制度促发展。开展企业党组织书记专题座谈,要求各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抓好非公党建制度建设,规范落实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管理制度、党员学习收看制度、发展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等,严格履行党支部工作职责、党支部书记岗位职责、党支部组织委员岗位职责、党支部宣传委员岗位职责、党支部纪检委员岗位职责、党建工作指导员主要职责等,以健全、长效的机制强力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优化阵地强功能。按照"无阵地的建阵地、有阵地的上水平,阵地建好抓规范"的要求,对全区非公企业阵地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制定了分步逐年建设方案,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近以来,以京九丝绸、文胜肥业、百富安香料等一批阵地建设较好的党员活动中心作为阵地建设工作的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工作。同时,按照“六有”标准,加强活动场所建设。去年,通过“五抓五送”活动为26个党组织提供了帮扶。我区有固定场所的非公企业党组织310个,50家单独组建的党组织全部建有党员活动室;颍州经济开发区、颍州工贸园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已经建立,为非公党建工作健康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王俊、李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